首页 媒体报道精彩书摘 作者专栏 名流推荐样本名单购书指南

精彩选摘

 

 

第五章之第一节:

  自主人生,首需策划人生

 

社会学家也是有名的预言学家托夫勒曾放言:“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策划,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策划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社会上有两种人才,一种是自用之才,一种是被用之才。

自用之才就是能自己创造机会的人才,是创业型人才,是开拓型人才;被用之才则是需要伯乐挖掘的人才,是守成之才,是职业经理人式的人才。而在今天这样的开放时代——其实包括过去也是——机遇总是眷顾那些自用之才。

策划,正是要使我们成为自用之才。

唯有渴望自主人生者,才有策划人生之必要。同样,但凡自主人生者,必有主动策划的意识和能力。这两者的关系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密不可分也无法区分。

自主人生就要追随梦想策划人生

联想集团全球新业务拓展部总监王楠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想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使命和想法进行相关的策划,作出相应的决定和努力,然后才能自主人生。

“读博士期间我进入美国AMBAC国际公司,在这家公司前后干了6年计算机软件架构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是ERPMRPⅡ领域的业务模型和市场预测。工作中,我在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方面产生了不少想法,于是就开始策划回国发展。1998年我博士毕业,正好看到报纸上报道联想与中科院一起成立技术研究院,当时好像IT领域还只有微软一家公司有研究院。我觉得如果回国帮助联想做研究院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给柳传志写了封信。19994月,我如愿开始了在联想的职业生涯,尽管当时回国后的薪酬只相当于我在美国的1/6。”

薪酬只是一时的,重要的是能够长期发展。正因为王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期望做什么,并有意识地进行了策划,所以他也得到了期望中的事业发展:王楠迅速从研究院FM365网站系统结构难题攻关的牵头人成为联想企划部负责战略的助理,接着成为新联想公司大战略体系筹备组组长,到现在已经是全球业务拓展部总监。

人一生下来,就有了起点。这个起点先天不平等,并且制造了后天的教育状况、性格素质、人生选择、人脉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中国素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的俗语;美国也一样,譬如洛克菲勒家族显贵百年,再如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都是“富爸爸的孩子更富,穷爸爸的孩子更穷”。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环境和背景都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普通人就更需要过人的策划和奋斗精神,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否则,就如宋代学者吕祖谦所说:“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有一位朋友就曾以自身出国留学为例,强调“底层”更需要人生策划说:“就像我们刚刚到美国,中国的学历学位明显单薄,语言及工作、生活能力都非常弱,人际关系从零开始,周围环境一片陌生。这时候给你任何机会都是毫无意义。因为你在最底层,机会都在你头上飘。想要露出水面踮一下脚是没有用的,需要自己在脚下一块一块的垫砖头,丰满自身价值才会抓到机会。”

当我们开始后天的学习和交往,逐渐摆脱起点的不自由和不平等时,我们所面对的情况依然是:个人差异性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成功越来越不可复制,我们也越来越需要进行“量体裁衣”的策划,才能真正把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自主命运。

卖肉的北大生和卖鸡蛋的复旦生

因为各大媒体的炒作,陆步轩和顾澄勇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两个人。不过,他们确实很有对比性。

陆步轩是当年长安县的文科状元,1989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后,经历过众多不如意,最终于2000年租房开肉店。但卖肉的生意并不好做,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交了水电费和房租后所剩无几。当媒体披露“北大才子街头卖肉”后,公众对他的反应首先是同情——这是对待弱者的方式,希望某些机构和企业伸出援手,接着是批评——反思“文凭不等于才华”以及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陆则成为了反面例子。

顾澄勇是2002年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在事业单位工作,而是主动回到农村卖鸡蛋。一个卖肉,一个卖鸡蛋,但与陆步轩的遭遇相反的是——“复旦生卖鸡蛋”引来的是舆论的赞美。数年以来,他不但“科学养鸡,科学卖蛋”,还没有放弃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甚至利用网络营销渠道开发了一套“农产品网上身份查询系统”。因此,顾澄勇的“阿强”鸡蛋也越卖越火,上海市南汇区农委甚至要为他申报“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

对于两人截然相反的评价,难道仅仅是因为大众以成败论英雄?因为一个没有赚到钱,而另外一个人卖鸡蛋赚了钱?事实上,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人一个是被命运所奴役,另外一个是主动策划人生进行创业。顾澄勇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卖鸡蛋”,出发点是他要自主人生,动力是他创业的雄心。因此,就算陆步轩卖肉成了富豪,我们也只会感慨:“这小子运气好,误打误撞也能发财”;而顾澄勇的鸡蛋生意就算失败,我们也还是会把他当作敢于冒险的“创业英雄”看待。

当然,成功的策划需要策划力作为保障。

刘江南立足阿尔卡特公司的“非常道”策划

我认识阿尔卡特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江南有很多年了,刘江南接受我们采访时,曾讲到他刚进入阿尔卡特公司时的经历。当时,他发现公司里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像机器一样定期把自己的工作和业绩变成表格上的数字,逐级上报直至变成公司的报表。而公司的几个核心人物再根据这些数字,把好的分出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不好的当瘤子给切了,哪怕赔点钱也行。”而他来公司快一个月了,“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参加了几次公司的业务会,满篇的专有名词,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甚至怀疑,阿尔卡特是否找错人了。”

刘江南认为“在这样的公司里,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他曾找到公司总裁,但是“总裁说他很忙,顾不上细想我的事……”刘江南意识到自己必须在被“当瘤子切除之前能进入常态”,而“自己不是这个专业出身,在这样技术很强的公司里,能有什么作为?”经过思考,刘江南认为“要以非常态的作为使自己进入常态。”就必须策划一件“公司上下都认为不可能的大事”。

刘江南的职责是负责政府关系和重大项目,他的计划就是让中国的国家主席会见公司的最高领导——这是一个“乍看起来有点像铤而走险,但仔细想想实际上是一项风险极小而获利极高的策划”。后来,当CCTV播放中国国家主席接见阿尔卡特公司董事长的新闻时,刘江南一下子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

我在研究中发现,许多人的人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人生缺乏主动策划,或者缺乏有效的策划,因此总是被命运和生活所奴役,不能自主人生。

缺少策划者多半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为自己而是为现实生活主控的人,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当然,我们也不会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来。

还有一些人有策划但没有策划力,譬如大学时根据爱好选择文学专业,毕业后根据社会现实选择广告行业,再一年感觉不适又去做销售,第三年又换在某某网站上班,这种职业策划毫无延续性和长远性,每一步都要抛弃过去的基础和积累。所以,他们可能工作5年、8年、甚至10年,变化都不大。

 

 

 

推荐阅读

 

自序

导言

成功以“人”为本

找工作之简历篇

找工作之面试篇

找工作之职场新人

构建人脉圈子之从身边人着手

建人脉圈子之结交重要人物

构建人脉圈子之善接触陌生人

 

精彩选摘

 

人生也需要“风险投资”

大学生需要培养国际化观念

开拓人脉圈子的几个基本路径

找准真正的自信和人生坐标轴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员工

从学生时代就要学会职业策划

青年人如何进行职业策划

 

全书选载

 

自序

导言 开放时代的成功

第一章 心态开放

第二章 视野开拓

第三章 拥有自信

第四章 富有胆略

第五章 有效策划

第六章 行动力

第七章 创造力

第八章 整合平台

第九章 人脉圈子

第十章 塑造品牌

 


友情链接人民出版社//欧美同学会//欧美同学会商会//商会2005委员会//成功母亲网//王辉耀主页//王辉耀博客

 

开放人网(www.kaifangren.com)版权所有

联系出版社:E-mail: ccpph@126.com    Tel:010-65275285

联系作者:E-mail:wanghuiyaoemail@vip.sina.com    Tel: 86-10-5820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