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汉能投资公司董事长陈宏

徐小平:

你说海归创业的优势越来越小?

陈宏:

以前的优势某些领域在缩短,如果你做房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根本没有优势,基本上还是国内比较强大。另外起来了以后,国内国有企业为主,人民币基金业也在崛起,他们PE也特别多,海归回来管理美元基金的这帮人,加上美元市场股票的降低,其实做投资也很难成功,那边要10倍你怎么投。整体的环境下,作为海归回国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基本上两边平衡化,作为创业不要认为自己是海归,有什么优势,就是脚踏实地寻找一个好的行业,就认为你可能在国外留学的经验,国外东西看的比较多,英文水平比较高,接触投资人比较多一点,这样有一些优势,除此之外还要找好的行业、好的团队、好的方向把这个事情做成功。

徐小平:什么是好的行业?提前透露一下。

陈宏:中国目前还是随着中国整个经济和转型和增长的一个行业就是好的行业。怎么转呢?我们参加好多会议,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还有中国的股票卖了,所以不是特别看好,这时候国家也在投资,4万亿也很难做做,钢铁工厂利润也在降低。国家政策应该对中产阶级所喜欢的行业等等方面来讲,举个例子可能以医疗健康服务、消费品红酒之类的,互联网有很多机会,在几座大山压迫下越来越难投,比如说像旅游行业机会非常多。

徐小平:默默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吗?

陈宏:我觉得是很好的行业,我估计在座不会投这样的企业。

徐小平:陈宏,你回来的时候已经在美国创业成功了,汉能目前你是偏重留学人多还是本土人多?

陈宏:公司在九几年上市,我又在美国呆了几年,真正回来是2005年,我们美国现在还有9个人的团队,我每年只去一次两年,其实以中国为担心。很简单,美国团队是华人或者当地美国人。在国内最早汉能也是请了很好的哈佛、斯坦福的人在北京,后来我觉得有的公司现在很多本土主义,就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当地学生,经过七八年的训练以后,他们英语也不错,国际化也不错,特别是我们发现打交道越来越多是在国内的行业,所以他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今天看到参会华裔很多,人家说你两边都有配合,但是我觉得国内目前最大,几个创始人全是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在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为什么有这么一个观念,老感觉差距越来越小,除了英文、国际视野以外越来越小。其实现在很多大公司出来的人,以前创业都是海归回来的,现在在中国创业的不单单是大学毕业生,他已经在百度做到副总级的人,已经管过几百个、上千个人,他在创业上对客户的把握非常强。海归回来的人,中国人在国外过去管20人,回来中国马上让你管400人,这种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海归回来以后不管怎么样,别认为你是海归,就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你的语言可能比较强一点,你跟当地企业创业一模一样,就拼命干肯定有人找你投资,我是持这样的观点,跟以前过去的差别还是蛮大的。过去创业几个点就是互联网,最多是移动互联网,我们很多从国外硅谷的经验拿回来,从中国重新拷贝,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海归的挑战我个人感觉是有优势,挑战还是蛮大的,潮涌刚才总结那几点也是我的感觉。

提问:我实际上有一个后续的问题,在中国20多年以前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官学商三国学理论,我们进行产学研合作,20多年没有形成生产力,在整个20多年里并没有看到在座风投,在我们国内怎么样形成产学研合作生产力的过程中有他们的身影?刚才汪潮涌先生讲到这个问题,20世纪70年代官学商三国学理论,我们产学研去到官字,意思就是说,在整个研发单位,西方发达国家是进行“政府补贴”,在整个应用的企业里面进行政府减税,是不是在今后时间段里,政府和风投能够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制度建设?

陈宏:我想讲的话跟你一模一样,我觉得中国在全球化,我们制度在抹杀创新,对现在的VC确实是这样。你把大量的钱浪费在园区鸟不拉屎的地,VC市场化运作投入早期的像百度、携程,和创作巨大就业机会的里,他把你税收要了,没人敢投资VC了,没人敢投PE,那些LP都不干投这个行业,亏那么多钱干嘛。我觉得国家政策让我们看不太懂,是缺钱还是怎么回事,他们所能创造不是一个热钱,不是说我今天炒一个明天就退了,实际上这拨人大部分基金都想投一个伟大的企业,投下一个阿里巴巴、下一个百度,这是我们国家应该鼓励的。当时在台湾新园区的里面,最大的亮点,只要我认定你是风险投资,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真正的风险投资我就免税,那会是加到35%到48%,我觉得这种完全是体制的问题,国家想变成一个创新社会而反向行之。